影響生產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生產現場如何管理?
影響生產效率的因素很多,就以生產現場管理的角度分析有以下幾個方面:
產品加工工藝流程
設計好加工工藝流程,是提高生產速度、提升產品品質,增加生產效率的關鍵因素。
從原材料入廠,到產品出廠要經過的每一個加工環節就是產品加工工藝流程。整個加工工藝流程設計的越詳細,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動作規范的越標準,加工速度就越快,產品質量就越好。如果少一個環節,就會出現殘次品,就會出現返工或是報廢,比如說加工前的選料,看似不重要的一個小細節,卻決定了以后加工的質量,要么彎曲度不一樣,要么顏色不一樣,最終得到的是殘次品。凡是精品的東西都是做好了每一個細小的動作,把加工工藝流程設計的相當完整,最終才會得到精品。
設計產品加工工藝主要注意的是:要達到快速生產必須有的環節,要達到高品質必須有的環節,并且要根據新技術、新材料的發展不斷地改進與完善。
物流監控
物流監控的作用是:加工部件的流動是否走直線、加工順序是否前后顛倒、在工件流動中是否少部件;
加工工藝流程設計不單單要詳盡,在現場實施注重的是直線生產。物流走得越是直線,就會越流暢,速度就越快;就拿機械設備的擺放來說,加工工件在每一個加工環節中,都是按照流程在直線向前走,不倒退,加工工序不顛倒,像高速鐵路一樣,沒有拐彎的地方,速度就會更快。如果不是按照直線擺放機械,走一步,退三步,物流不走直線,距離就會拉長,浪費時間與精力;假如加工工件順序前后顛倒,把工件倒來倒去,就會降低生產速度。機械擺放和物流監控是實現流水作業的先決條件。
加工完的部件要經過點數、檢驗才能夠轉序;否則,就有可能少件、缺件;點驗是加工工藝流程中的必要環節,也是物流監控的主要內容,避免后道工序出現“找找找”的現象,浪費時間和精力;
機械配備
選擇機械設備注意的是:加工精度、加工速度、位置與距離;
產品加工需要什么樣的機械設備,加工精度、加工速度是否符合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機械設備在朝著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選擇什么樣的設備成了現場管理的關鍵因素。
機械設備在現場擺放要注意人的操作位置與加工工件放置的位置,要注意拿放方便,轉序方便,力爭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減少勞動量,增加生產速度。
工具、刀具配備
工具配備注意的是:靈巧、快捷、實用、鋒利;
工具、刀具在生產加工中起到的是杠桿作用,人沒有力量,辦法才會有力量;靈巧、簡捷、實用、鋒利的工具、刀具都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場地配備
場地配備注意的是:規?;?;
只有規?;?,才能增加生產速度,實現產能最大化;加工一件和批量生產,生產效益是不一樣的;
場地是實現規?;南葲Q條件,有充足的生產空間,提升作業面,就會增加生產速度;產能與生產空間成正比。
操作規范
加工工藝流程是規范整個生產過程中加工節點,那么,操作規范是把各個節點的動作規范為標準化,明確必須做到什么程度;操作規范就是技術標準;
制定操作規范注重的是:根據產品質量標準要求,規范每一個加工動作,力爭做出來的部件完全合格,每一位員工力爭做到“精確、精準、熟練、嫻熟”;
制定操作規范,是做好“傳幫帶”,做好培訓的技術依據;沒有操作規范就不會有強大的技術隊伍,就不會生產出精品來。有了操作規范企業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核心技術。
按照操作規范加工,是生產速度、產品品質的根本保障,是流水作業的基本要求。
檢驗標準
檢驗標準注重的是:根據產品檔次要求,制定出每一個生產環節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合格,做出量化指標,作為檢查產品是否合格的標準,避免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出現返工現象,造成浪費;如果加工標準規定得不夠詳細,員工也不知道得很詳細,在加工過程中就會迷茫,加工的產品不知道是否符合要求;就會不認真,就會造成生產出來的產品最終不合格。沒有檢驗標準的生產是在盲目生產。
人員配備
人員配備是根據加工流程中的每個環節實現流水作業的最低配備的人員;隨著產能的不斷增加,再增補人員;
人員配備注重的是:根據加工工藝流程,配備什么樣的人;根據產能大小,配備多少人;目標是實現各個環節不堵不卡,順暢生產。
配備什么樣的人,是根據操作規范選人,有的崗位適合男員工,有的崗位適合女員工;有的崗位適合腦子好使的,有技術的;有的崗位適合有體力的;選人不是最有能力才是最好的,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配備多少人,要看機械設備的多少和具體崗位的速度快慢來決定;配備人的多少決定了崗位是否擁堵,只要是有的崗位出現擁堵了,多半是人配備的少了。
人員素質
人員素質注重的是:人員的選擇、調配、培訓、培養等;
根據加工工藝流程中具體崗位要求,操作規范要求,員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是否達到了生產速度要求和產品品質要求,達到了要求就是合格人才。如果選來的人員生產速度慢,并且經常做出殘次品,通過培訓,“傳幫帶”還是如此,這個人基本上可以判定人員素質不達標;
尋找適合的人,培訓、培養適合的人是現場管理人員的基本技能要求;現場管理人員對人員素質工作做的是否到位,直接影響著生產速度和產品品質;現場人員素質的合格與否也是對現場管理人員的重要考核指標。
現場協調
現場協調注重的是:生產任務分配協調、機械工具協調、人員協調、場地協調、物流監控協調;避免出現“吵吵吵”、“搶搶搶”、“累累累”、“等等等”、“堵堵堵”、“走走走”等現象。能否避免這些現象的發生,考驗著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
“吵吵吵”:為了場地、機械設備、工具不夠用,為了生產任務分配不均勻、不合理,為了薪酬待遇多少,為了工作量大小等等你爭我吵;
“搶搶搶”:便宜的活不爭我搶,又臟又累的活、工價低的活你推我讓;
“累累累”:工作量分配的不均勻,或是生產環節配備的人員不合理,就會出現喊冤的現象;現場管理要避免累死的累死;閑死的閑死;
“等等等”:等原材料,等工具,等設備,等場地,等上道工序加工完成,等人員到齊;
“堵堵堵”:人手不夠,加工不出來堵了;場地不夠用,堵了;加工出來的太多了,堵了;
“走走走”:掙不到錢走了;受排擠,走了;受人欺負,走了;沒有給予尊重,走了;
現場管理
現場管理注重的是:8S管理、溫度與濕度、采光等;
8S管理主要是:保持通道暢通;設備、物品定位精準、合理;物品碼放整齊;做好標識,方便拿??;保持現場衛生整潔;做好服務工作;杜絕浪費;杜絕安全隱患等內容。
溫度與濕度主要是注重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下雨天、下雪天、霧霾天、晴天的濕度和溫度變化對生產帶來的影響。
采光注意的是整體采光亮度;工作燈的安裝位置與亮度;
物資供應
物資供應注重的是:原材料、工具、設備、輔料供應是否及時,避免生產現場管理出現“等等等”現象;
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注重的是:工資待遇是否公平、合理;家庭是否和諧,家庭是否遭遇重大變故;個人情緒波動的原因;長期單調工作和加班造成的心里疲勞等;情緒管理對增加生產速度、提升產品品質起著決定性作用,現場管理人員必須重視,避免出現人員“走走走”的現象;
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注重的是:企業安全和人身、財產安全;日常工作中注重安全隱患排查,杜絕危險源,杜絕火災隱患;讓每一個員工時時刻刻要有安全意識,保護好自己。安全生產是現場管理的主要內容,沒有安全一切歸零。
小結
總之,每一個現場管理人員,必須根據現場的實際需要,凡是影響生產速度、產品品質的現象,就要不斷地改進與完善,以達到最佳狀態,并保持生產順暢運行;